新華社長沙6月12日題土地連片好種糧
新華社周勉、程濟安
盡管間隔早稻收獲還有一個月,但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泉交河鎮新松樹橋村種糧大戶譚曉湖,對這一季糧食收益充實信心。
本年,譚曉湖流轉的418畝耕地經營權,全部是從區里新成立的農村產權買賣中央拍得的。“減少了好多麻煩,節儉了成本。”譚曉湖說,“不必再一家一戶去跟村民簽流轉合同了,最大的好處娛樂城 廣告便是土地連片了。”
現場荷官娛樂城 從上年9月開始,赫山區試點土地數字化革新。區里成立的農村產權買線上撲克比賽賣中央,擔當包含有土地經營權在內的10多項村團體所有資產的流轉買賣。赫山區農村產權買賣中央總經理彭玲介紹,轄區內的村民以自己的土地經營權入股本村團體經濟合作社,變“戶戶包田”為“人人持股”。村里把這些土地會合起來上報給中央,中央進行數字化登記后,再將土地整合、包裝,以產品格式通過絡平臺發表,并線上娛樂城玩家評價競價拍賣經營權。
截至本年5月,赫山區共掛土地46萬畝,成交43萬畝,涉及流轉主體65個,此中種糧大戶23個、農業合作社等其他經營主體42個。
譚曉湖便是種糧大戶之一。過去,他流轉的土地這里一塊、那里一丘,被分成了10多片,不少還是被其他村民的田包抄的“孤島田”。這給他帶來許多不便,比如施肥打藥,由於田塊面積小,採用無人機就很容易將化肥農藥誤灑到別人田里,只能采用成本更高、效率更低的人工想法;再比如“孤島田”里種的水稻品種,只能和周邊田塊一樣,不然由於田間控制進度差異,又會陰礙別人。
這是譚曉湖在新松樹橋村流轉的連片土地。新華社程濟安攝
譚曉湖大致算了筆賬,盡管每畝地的流轉成本比過去多了100元,但機器功課、無人機功課的前提好了,用工成本大大減少,每畝每季總成本至少可以減低120元。
把土地流轉出去的村民也能得到實其實在的好處。據彭玲介紹,村民除了獲得自家土地的流轉收入外,全村土地拍賣的溢價部門還會以線上娛樂城登入次數3種格式返還給村里10%給村團體,20%給莊家以土地經營權入股的村團體經濟合作社,70%則按人頭平分給持股村民。
泉交河鎮副鎮長胡建科說,在新松樹橋村,總計4401畝耕地的入股率到達了95%。
由於土地連片了,本年譚曉湖終于可以按自己意愿種上統一品種,和米廠簽訂單。這樣,每畝每季至少又能多賺100元。